猫瘟是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猫咪,但以幼年猫咪、未接种预防针的猫咪最容易感染的传染性疾病,不仅病毒耐存活及传播力惊人,幼年猫咪一旦染病,更可能在短时间内因发烧、呕吐、下痢而虚弱死亡,家有幼幼的饲主们不可不慎!
撰稿|陈信安 编辑|朱翊瑄 设计、插画|颜吟竹 摄影|苏于宽
病毒攻击多处细胞,猫咪染病与致死危机来袭!
猫瘟是猫咪感染猫小病毒(Feline Parvovirus)所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,又称为「猫咪泛白血球减少症、猫小病毒性肠胃炎」。猫咪一旦罹患,病毒会感染、复制并破坏猫咪体内一些分裂生长快速且旺盛的细胞,像是肠道、骨髓、淋巴结等处的细胞,引起急性、出血性的肠胃道症状及白血球减少生长、免疫力下降,甚至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。
「只要缺乏抵抗力、二至三个月的小猫感染,死亡率几乎都非常高,是80-90%以上,很少有小猫可以幸免。」
根据陈千雯兽医师的经验及观察,不分年龄的猫咪皆可能罹患猫瘟,但普遍好发在二至五个月大的幼年猫咪上;相较成年猫咪多拥有较健全的免疫与抵抗能力,不至於危及生命危险外,多仅出现轻微消化道症状,幼年猫咪患病则显得相对棘手。
以下内容为会员限定,您可以免费注册会员就能立刻阅读!如果觉得文章很棒,也希望您能够订阅支持我们继续制作更多报导。
登入 注册 订阅
感染途径广泛,猫瘟悄悄传上身
猫小病毒为一种可感染全猫科动物的病毒,本身适应力强,不仅耐高温,对部分消毒水具有顽强抵抗力,更能在环境中存活长达一年之久!且加上病毒传播力惊人,能透过直接传染或间接传染的两种途径传播,只要尚未施打过疫苗、缺乏抗体的猫咪皆可能因此感染。
值得留意的是,猫小病毒常见於街头浪浪,即使幼年的猫咪在刚出生时多会有健康母亲的隐形抗体保护,随着成长至两个月左右,抗体会开始慢慢下降,若此时稍有不慎接触到带有病毒的流浪动物、人或物品,猫咪便可能面临被感染的机会。因此,无论是救援奶猫、协助中途或收编浪浪成为家中的一份子,皆要先确实做足健康检查并与其他猫咪完全的隔离,才不至於因为爱心,让难缠的猫瘟找上门来。
猫瘟的两大传染方式——直接、间接感染!
粪口传染: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,带有病毒的猫咪除了口鼻分泌物会透过打喷嚏、流鼻水、咳嗽传播;粪便、尿液、体液也可能带有病毒,当猫咪理毛後又彼此舔舐、嗅闻等,便可能经由粪口交互感染。
母猫传给幼猫:母猫若在怀孕、哺乳时期感染了猫小病毒,病毒便会透过胎盘、乳汁垂直感染给幼猫,造成流产、死胎、幼猫出现神经症状或小脑发育不全等可能。
人:人是病毒传播的大宗媒介,当我们抚摸、拥抱感染的猫咪,而在未消毒的情况下再接触健康的猫咪,病毒便可能因此藉机传播。
器物:若病毒沾附在水碗、砂盆、睡窝等器物上,健康小猫便可能因为触碰、舔舐而将病毒带进体内。
生活环境:身处多猫家庭、收容所或繁殖场的猫咪,容易因新进猫咪隔离不当、共享空间及资源等,使环境当中病毒含量高、增加病毒繁殖与传播机会。
易被轻忽的症状,很可能让幼猫丧命!
猫咪罹患猫瘟到出现症状、发病的期间会有约一周的潜伏期,许多典型症状可能轻微、或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——例如一般肠胃道症状、传染性腹膜炎、猫鼻气管炎等。饲主若未多留意,容易因此让猫咪错失治疗的良机。
陈千雯也语重心长地表示:
「很多时候小猫的变化是很快的,毕竟你不确定这只小猫有没有带原任何疾病,有可能今天才刚开始吐、拉,到了隔天医生就说:『牠病危了』」
猫瘟可能来的静悄悄却又急又危险,只要幼猫有临床症状,都需提高警觉!
食慾不振或厌食:吃得比往常少,或开始拒绝进食。
活动力下降:愿意活动到突然变得疲倦嗜睡、不太想动,甚至精神沈郁。
呕吐:频繁或持续性吐出食物或液体,且可能会伴随上两项症状。
发烧:鼻头乾燥、身体异常热,伴随活动力下降等症状。
下痢:粪便可能呈稀状或带有部分黏液、血液,甚至为深褐色或有腥臭味。
脱水:毛色无光,拉起颈部後方皮肤无回弹。
病毒攻击,快速威胁幼年猫咪生命!
「这个病毒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急性、出血性的肠炎⋯⋯急性肠炎的话可能会导致猫咪又拉又吐。」陈千雯说明,猫小病毒主要攻击并破坏猫咪肠道的细胞,造成下痢、稀便及呕吐的症状,因此导致脱水、电解质不平衡。此外,肠道细胞受损也会使得原先存在肠道内的坏菌穿透肠壁,造成体内其他器官细菌感染。
除了病毒会攻击猫咪骨髓、淋巴结等主要制造白血球的器官外,再加上细菌感染,这些都会造成猫咪白血球迅速减少,让免疫能力降低,导致其他病原入侵而发炎、发烧。陈千雯也补充,
「猫咪只要发烧,通常精神及食慾就会变得很差!而小猫在生长期需要多量的营养,像是葡萄糖、蛋白质和脂肪,一旦无法进食,就会造成营养不良。」
缺乏白血球等抗体保护身体,加上肠胃道等症状导致水分与养分流失,都是幼猫容易死亡的原因。因此,陈千雯也提醒,
「拖的时间越久,相对的治癒力就越低。」
只要发现幼年猫咪突然开始食慾下降、活动力变差,甚至伴随呕吐、下痢等,建议都应迅速带至动物医院,由专业的兽医师进行诊断,以免错过治疗的机会。
猫瘟无药医,尽早介入避免病情恶化
「小猫的来源、年纪与症状纪录是很重要的资讯。」
陈千雯叮咛,及早治疗往往是猫瘟患猫存活的关键,也相当仰赖饲主的观察,提供详细的生活状况。
「住院打点滴,要给猫咪水分,并从点滴中给药,帮忙止吐及止拉,避免细菌更严重的感染。」
陈千雯解释,一旦猫咪确诊为猫瘟,目前并无应对的杀病毒药物,仅能靠猫咪的自体免疫和病毒抗衡;猫瘟症状会造成幼猫的免疫力急速下降、脱水与缺乏必要的营养,因此会建议住院观察,以支持疗法协助猫咪战胜疾病。
支持疗法有哪些作法呢?
给予输液:适当输液不仅能缓解猫咪可能因呕吐、下痢造成的脱水症状外,也能补充体内的电解质,避免肠胃道的状况再恶化。
给予药物:给予抗生素,防止因白血球下降而持续造成严重的细菌感染状况。
补充营养:给予猫咪足够的营养及热量,避免因疾病导致的低血糖、营养不良而恶化病情;猫咪有足够营养,便能慢慢提升身体的免疫力,养出抗体来对付猫瘟。
「经过治疗恢复而出院的猫咪,在居家照护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,但猫咪在带回家的期间还是持续在排毒,仍可能感染给其他猫咪。饲主在家中的居家打扫、消毒就变得很重要。」
陈千雯提醒,患猫在康复後原则上属於终身免疫,但後续仍会透过尿液、粪便排毒约六周左右,若为多猫家庭,饲主在居家管理上也应特别留意,避免造成其他健康的猫咪遭到感染。
治疗後,居家照护需注意!
多猫适时隔离:为避免交互感染,建议患有猫瘟的猫咪应和其他猫咪隔离至少两个月以上。
资源妥善分配:每一只猫咪应有各自独立的空间、水碗、食盆、睡垫等资源,避免相互使用造成的感染。
维持环境整洁、定时消毒:居家打扫,食碗器具、环境采用目前确定可杀除病毒的漂白水(次氯酸水)以1:32和水稀释做消毒使用。同时,饲主接触不同猫咪後需确实清洁,避免分泌物间接传染而导致的感染。
可怕的猫瘟,更需要你替猫筑起防护网!
「预防的方式⋯⋯就是施打疫苗!因为像猫瘟这种病毒性的疾病,预防针可以来增加猫的保护力,将是最好的预防。」
陈千雯鼓励道,由於幼猫会随着长大而逐渐失去猫妈妈原本的隐形抗体保护,更需要饲主替猫建立好防护网,打疫苗是其中的一环,可避免猫咪遭病毒传染,或降低被传染时发病的严重性与致死率。
根据世界小动物兽医学会的犬猫疫苗注射指南也指出,猫咪一定要施打的核心疫苗中就含有对猫瘟病毒的抗体保护。因此,在幼猫两个月大後,饲主便可以开始做疫苗的施打规划;施打疫苗前,也应尽可能杜绝存在感染的风险,像是再饲养新猫而未事先隔离、接触流浪动物或前往收容所後未消毒并接触家中幼猫、携带幼猫出门或放养等。若生活中无法避免接触到上述环境与动物,也应确实做好消毒、清洁与隔离。
「我们在说的猫瘟都是一个直接或间接性的感染,所以当饲主要去接触新的猫咪族群的时候,可能都需要先去思考,这样病毒会不会有机会带回家给家中原本的猫呢?」
陈千雯也提醒,许多饲主可能会误以为猫咪无症状、看起来很健康,或认为隔离有空间与时间上的挑战而不谨慎执行,但却可能因此让猫瘟有机可趁!小心留意,并确实执行消毒、清洁,并尽可能做到一至两个月的隔离,才能长保猫咪的健康。
对於年幼猫咪的照护多需特别留意,才能避免病毒趁机而入。 别错过影音报导! 特别感谢|来地喵喵猫诊所|陈千雯院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