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作者/照护线上编辑部
- 本文转载自 Care Online 照护线上《解析 B 型肝炎病毒传染途径,杜绝肝炎找上门,肝胆专科医师图文说明》,欢迎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订阅支持 Care Online 喔
- 加入照护线上 LINE 官方帐号,健康资讯不漏接
50 岁的坤伯是位 B 型肝炎带原者,血液里面一直都有 B 型肝炎病毒的存在,肝功能偶尔正常、偶尔不正常。因为没有明显症状,患者就认为不需要治疗。
「定期检查的过程中,发现他血液中的病毒量还是都偏高,超音波检查也看到肝脏有纤维化的现象。」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肝胆胰内科庄万龙教授表示,「经过三、四年持续不断的鼓励,患者终於决定接受 B 型肝炎的治疗,结果正准备要开始治疗的时候,发现肝脏里面已经长出一颗肝癌,让患者非常错愕。」
B 型肝炎带原的病人,如果血液里面的病毒量比较高,肝脏又有发炎,甚至有纤维化的状况,都是肝癌的高危险群,庄万龙教授提醒,应该要及早治疗 B 型肝炎,以避免进展为肝硬化,甚至肝癌。
经由血液、体液传播的 B 型肝炎病毒
B 型肝炎病毒是经由病人的血液、体液,经过伤口来传染,庄万龙医师指出,与患者共用针具、牙刷、剃刀、刮胡刀等,可能遭到感染 B 型肝炎病毒。在消毒不完全的状况下,刺青、纹眉、绣唇、刮痧、穿耳洞也会传染 B 型肝炎。
日常生活中,跟 B 型肝炎带原者一起吃东西、握手、拥抱,并不会受到传染。
呵护宝贝,提防母婴传染
母婴传染就是过去所说的垂直传染,庄万龙教授说,如果妈妈是 B 型肝炎带原者,B 型肝炎病毒可能经由胎盘传给胎儿,或在生产过程中,妈妈的血液接触到婴儿,让婴儿受到病毒的感染。这种母婴感染,差不多占 B 型肝炎传染的 40~45%。
「婴儿是否会受到感染,与妈妈血液中的病毒量有关。」庄万龙教授说,「如果妈妈血液中病毒量达到每毫升 100 万以上,传给婴儿的机会就很高。」
为了预防母婴传染,台湾从 1984 年开始,只要妈妈有 B 型肝炎带原,生下来的婴儿都需要施打 B 型肝炎疫苗;从 1986 年开始,所有小朋友出生後都一律施打 B 型肝炎疫苗。
从 2019 年开始,若妈妈有 B 型肝炎带原,除了施打 B 型肝炎疫苗之外,还会在出生 24 小时内替新生儿接种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,以降低感染 B 型肝炎的机会。
大规模施打 B 型肝炎疫苗让 B 型肝炎的带原率从过去的 15~20%,大幅下降至 0.8%,成效非常卓越!
水平感染要小心预防
B 型肝炎的另一种传染模式为「水平传染」,庄万龙医师解释,水平传染是在出生之後,经由血液的接触而遭到感染。在过去消毒设备较不完善的年代,可能经由打针、看牙齿等医疗处置传染 B 型肝炎。也有些患者是在接受刺青、穿耳洞、纹眉、针灸、拔罐、刮痧时遭到传染。只要消毒不完全,病人血液里的病毒就可能经由伤口侵入体内造成感染。
在 3、40 年前,B 型肝炎带原率较高,有时候会遇到患者因为急性肝炎发作,甚至是猛爆性肝炎而住院,庄万龙教授说,经过询问才发现是最近刚结婚,因为另一半有 B 型肝炎带原,而经由性行为传染。
这种结婚以後,因为性行为产生的肝炎,被称为「蜜月期肝炎」,庄万龙教授说,蜜月期肝炎在过去偶尔会见到,如今,年轻人的 B 型肝炎带原率大幅降低,类似案例就很少见。
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,B 型肝炎病毒可以经由性接触传染,如果不清楚自己是否有 B 型肝炎带原,或是否有 B 型肝炎抗体,建议要接受检查,及早做好预防与治疗。
贴心小提醒
B 型肝炎病毒是透过血液、体液传染,可能在生产过程传给婴儿,若使用消毒不完全的工具,也可能经由针具、刮胡刀、刺青、刮痧、穿耳洞而造成传染。另外,性行为也可能传染 B 型肝炎病毒。
日常生活中,与 B 型肝炎带原者一同进食、交谈、握手、拥抱皆不会传染 B 型肝炎,但是请勿共用牙刷、毛巾、指甲剪、刮胡刀。
B 型肝炎带原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但会演变成肝硬化、肝癌,庄万龙医师提醒,如果不清楚自己是否有 B 型肝炎带原,是否有 B 型肝炎抗体,都可以接受检查,维护肝脏的健康!
- 欢迎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订阅支持 Care Online 喔
- 加入照护线上 LINE 官方帐号,健康资讯不漏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