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有抗性的美妆保养品,可能更会创造恶劣环境。
美丽包装下的毒物
根据经济部统计处数据,台湾药妆零售业总营业2011年时为1,648亿,2021年时已达1,980亿,整体产业在十年间蓬勃发展。主要研究对环境、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与消费产品的非营利环境保护组织——美国环境工作组织(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,EWG),於2018年时曾发表一篇研究《你的化妆品里有铁氟龙吗?(Is Teflon in Your Cosmetics?)》,内容提及200多项在Skin Deep®资料库中的保养及清洁用品,含有会引起癌症及甲状腺失调的聚四氟乙烯(PTFE)与全氟烷化合物(PFAS)等化合物。
聚四氟乙烯又称铁氟龙,在各种温度、频率范围、严苛环境下都具有强悍的耐性,在制造铁氟龙的过程,通常会需要加入全氟烷化合物作为助剂,而这种添加物会残留於铁氟龙制品中,增加危害健康的风险。全氟烷化合物防水、防油且具摩擦力,是一种十分稳定的化学物质,普遍被添加於食品包装、电子产品、不沾锅具、家具、化妆品等产品中,在生活中相当常见,却也因其持久的特性,无法被自然分解,而成为环境中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。
除此之外,部分化妆品中也会加入全氟碳化物(Perfluorocarbons,PFCs),像是宣称能将氧气注入皮肤达到保养效果的保养品、强调长效持久的彩妆品、起泡型产品等。全氟碳化物是温室气体的一种,虽使用在皮肤上不会造成刺激,却有可能因其成分挥发至空气、地下水道中而产生温室效应或造成环境中难以分解的污染。
台湾药妆产业在十年间整体营业额发展蓬勃。(资料来源:经济部统计处)
辨识有害元素 为地球永续援助
近几年,许多美妆保养品牌致力发展永续使命,例如升级原来欲废弃的材料、回收生产瓶罐再包装利用、主打产品回收订阅等策略。消费者除了可检视这些企业外在的责任透明行动外,学会辨识潜藏在美妆保养品内的有害元素,也是美妆永续行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关键。除了上述的铁氟龙以外,常见对环境有害的美妆成份还包括:
- 已被禁止的塑胶柔珠
塑胶柔珠成分为聚乙烯(polyethylene)曾经红极一时,被用於洗面乳、磨砂膏、沐浴乳等清洁剂中,主打深层清洁、去角质、清洁毛孔等功效。因这些柔珠体积小,被排放到污水处理厂时不易被过滤分解,当流向海洋或湖泊後,被海洋动物吃下体内,间接被人类食用,成为隐形的杀手。台湾已於2018年7 月1日起禁止贩售含塑胶柔珠的产品,美国则更早於2015年12月立法通过《无柔珠水域法》。
- 过度开发的棕榈油
棕榈油除了被用於泡面、饼乾,部份美妆及保养品也会使用到。为了生产棕榈油,须大量砍伐原始森林,改种棕榈树,不仅破坏动物栖地,也会影响碳平衡而加剧暖化效应。购买时,应选择有永续来源认证的棕榈油。
- 伤害海洋生物的化学防晒剂
组成化学防晒剂的成份为二苯甲酮(benzophenone)、水杨酸盐(salicylates)、肉桂酸盐(cinnamates)等。人们若涂抹含有这些成分的防晒下水,则会损害成年珊瑚赖以维生的养分,甚至会引发幼年珊瑚DNA的变形机制,使之无法健全发育。守护海洋,就选择友善海洋的防晒乳。
爱美保养的同时,也应尽心为地球保养,挑选美妆产品前,多花些时间了解、留意产品成分,让每次的消费,都能实质而有意义。
小到肉眼看不见的塑胶柔珠,是对环境有害的隐形杀手。
转载自:五感十筑
延伸阅读:
不捣蛋,爱地球!今年来过个绿色万圣节!
美好绿生活,从亲生命设计开始
会传递思想的绿建筑─德国国会大厦
跟着节气饮食,吃出「银」养人生
我们一天有 3 次机会可以改变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