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喝过啤酒,不过你喝过用牡蛎酿的酒吗?蟹儿创意所推出的「黑琵乐谷」,利用台南在地养殖的牡蛎酿造啤酒,打造出台湾第一瓶蚵仔啤酒。除了酿造出好喝的啤酒,黑琵乐谷从原料、生产到贩售,也积极实践永续发展目标,快跟着未来编一起来看看,到底要如何将啤酒和牡蛎结合在一起吧!
。未成年请勿饮酒。理性饮酒。酒後不开车。
黑琵乐谷Oyster Stout
在19世纪时,Stout司陶特啤酒,是爱尔兰和英国很爱酿造的啤酒风格,当时的技术不够纯熟,就利用了牡蛎壳,作为调整啤酒酸硷值的原料;而到了1938年,伦敦的酿酒师突发奇想,利用牡蛎罐头酿造出第一款含有牡蛎的啤酒。
而到了21世纪,由蟹儿创意执行长张文诚、知识长熊大维,和提供牡蛎原料的蚵农黄翊诚,催生出台湾第一瓶牡蛎啤酒,张文诚希望藉由品牌,去解决一个社会议题,同时也提供好的酒给大家,因此黑琵乐谷就诞生了。在麦汁煮沸时,加入七股养殖的带壳新鲜牡蛎,再进行後续制作,增加牡蛎让酒体增添一股大海的气息,让原本就清凉消暑的啤酒变得更加爽口。
在地食材X永续发展
一瓶啤酒要如何做到永续发展呢?联合国所提出的全球永续发展目标(SDGs,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)共有17项,为了将SDG落实於个人生活中,发布了美好生活目标(Good Life Goals),而黑琵乐谷从产品发想、成形、酿造到销售,就实践了其中6项,透过本土食材酿酒,实现友善环境、永续发展,再进一步保护环境。
产品原料
国内的牡蛎养殖,仍以浮棚式养殖为大宗,蚵棚架的浮力来源是保丽龙,风吹日晒後容易破损,无形中也成为了海洋垃圾,黑琵乐谷选择台南的牡蛎为原料,直接以行动支持对海洋废弃物进行源头减量措施的养殖区。而在牡蛎最肥美的盛产期,便是黑琵乐谷酿造生产的时间,原料也直接向产地的蚵农购买,不只符合公平贸易条件,原料新鲜直送也减少碳足迹。
产品销售
黑琵乐谷也和一般酒类的销售模式不同,更着重在自然教育,像是牡蛎的养殖生产、产地的生态环境和啤酒酿造工艺等,让大家知道自己喝的啤酒是怎麽来的,酒品推广也能成为食农教育的一环。
产品回馈
关於黑琵乐谷的销售收入,也设计了一个高比率的直接回馈,每销售一瓶黑琵乐谷,便会提拨15元给长期关注七股泻湖环境保护的公益法人,或在七股地区努力进行黑面琵鹭物种保育,和栖地保育工作的公部门保育单位,让每一口你畅饮的啤酒,都成为守护海洋环境和保育黑面琵鹭栖地的助力。
蟹儿创意用一瓶啤酒说一个关於环境守护的故事,不只利用本土蚵仔,酿造制作出清凉美味的啤酒,更将收益也回归给土地,让环境可以永续发展,实现更美好的明天。
想了解更多关於「黑琵乐谷」的故事🍺
请到>>蟹儿创意sdg幸福所在
延伸阅读:
100%无塑保鲜膜|保存食物不怕吃进塑化剂,丢进植盆还能够自然分解
塑胶垃圾变时尚饰品!废弃塑胶回收再利用,PVC再生材质更能永续循环
【未来编开箱】从洗发精开始无痕生活,ZERO BOTTLE循环包装减塑爱地球
减塑政策有几项?减塑标语不能只有喊喊,减塑从裸装商店无痕购物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