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作者 / 廖泊乔
酒精对於神经系统而言是外来的物质,并不是体内本来就有的,因此,神经受到外来物质的刺激,会有一套免於长期受伤、自我适应的方法,我们称之为神经自我适应(neuroadaptation)。这是一个神经自然而然、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反应,在神经的适应过程中,依照时程的长短,会有渐进式的生理与情绪反应。
以酒精来说,每一次饮酒可以分成三个阶段:酒醉期、酒退期、无酒期,若是从成瘾科学的角度来看,我们可以把这三个时期归纳成酒醉的「暴饮与中毒期」(binge and intoxication)、酒退的「戒断与负面情绪期」(withdrawal and negative affect),与无酒的「沉迷与渴求期」(preoccupation and anticipation, craving)。
三个阶段分别着重在不同脑区功能的表现,算是脑部不同区位的接力赛。饮酒的影响是环环相扣、周而复始的,而对神经的影响,同样反覆不断且次次加深,以下我们将分别从这三个阶段讨论在酒精初期、中期、长期的影响下,个人会有哪些渐进式的反应。
酒醉期:暴饮与中毒期
以酒醉期来看,初期使用会有舒服、飘飘然的「微醺」感觉,可能令感官更为敏感,开心愉悦等,统称为欣快感(即前述的愉快感)。这是因为饮酒之後,脑部分泌出多巴胺,让人产生愉快感,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的多巴胺是短时间内大量分泌,对神经来说太过度,是一种负面的刺激。
随着酒精使用时间越长,神经会启动保护机制,让身体对酒精这样的外在刺激较为钝化、不敏感,以减少神经受到反覆的伤害。因此,一段时间後,喝酒引发的欣快感越来越少,反应越来越麻木,逐渐回到还不错、还可以的感觉(good feeling),当饮酒产生的欣快感降低,人们为了达到同样效果,便只剩下一个方法,那就是再多喝一些酒,增强神经的刺激与多巴胺的分泌,勉强维持酒精一开始拥有的效果。
久而久之,喝酒感受到的正面情绪更少,连还不错的感觉都可遇不可求,酒精这时候只剩下稍微麻痹压力、短暂宣泄情绪的作用,喝酒仅仅成为避免让自己不开心(dysphoria escaping)的行动,喝完之後,酒的效果一消失,便仅能继续独自面对压力与负面情绪。更糟的是,酒精这样的麻痹解忧效果,会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而失去效用!
酒退期:戒断与负面情绪期
酒退期则是指退酒时,也就是戒断症状的表现。初期退酒的时候,人们会感觉到活力下降、体力减退(feeling reduced energy),因而反应较为迟钝或疲惫想睡觉。我们可以想像成脑部在饮酒後大量分泌多巴胺,连储存的那一份也都用掉了,因此退酒时的多巴胺来不及跟上,分泌量不足,而导致整体活动力下降。
饮酒一段时间後,在退酒状态下,除了活力下降、想睡觉以外,人们对於外在刺激的兴奋感(feeling reduced excitement)也会逐渐减弱,换句话说,原本日常生活能得到的满足与兴奋感,会因为神经自我适应而减低刺激的强度,让人因此感到「无聊」、生活的趣味减少、提不起劲,这都是兴奋感减弱的表现。
久而久之,体力不好、意兴阑珊、对什麽事都提不起劲,甚至开始出现情绪低落、焦虑、不安等负面感觉(feeling depressed, anxious, restless),都是长期饮酒後典型的退酒时的表现,神经对於刺激钝化、兴奋感消失,反而更加深不舒服的感觉,最有名的就是李白所说的「举杯销愁愁更愁」,也就是这一段时期,他因为长期喝酒,除了提不起劲、感受不到快乐外,退酒时的心情也更为郁闷忧烦了。
无酒期:沉迷与渴求期
没有酒精的时候,人们会想到喝酒与喝酒带来的舒服感觉,这种感觉不只是来自於心中,也有部分来自於身体的依赖。一开始在还没有喝酒前,对酒往往是喜爱的,会有一股「若能喝点酒,就能放松、纾压、开心」的感觉,这是一份向往的期待感,驱使我们寻酒、饮酒。初期饮酒,人们还享受着酒精带来的效果。
一段时间後,这份期待感逐渐在神经自我适应下,变成较难以控制的渴望感,这种渴望,和一开始的期待感不一样,有种迫切性与难以替代性,也就是说,从喜欢而「想要」的喝酒状态,成为渴望而「需要」的饮酒模式。中期饮酒,酒精成了满足渴望的解药(desiring drug),「喜欢」酒的念头和「需要」喝酒的想法已经开始脱钩,这时人们不一定喜欢喝酒,但似乎需要喝。
久而久之,这种渴望感会逐渐变成强迫感,好像非要喝酒才能得到满足,这时,心中时时盘踞着酒,「需要」喝酒也成了「不得不」喝酒,在这样的长期饮酒下,人们对於酒精着迷以外,还会用尽方法取得酒,当自我控制的力量减弱时,被强迫感会越来越明显,尤其会和原先「喜欢」酒的那份感觉越走越远,成为「不得不」被动地喝酒。
以上分别从酒精成瘾的三个阶段,描述了短期、中期与长期使用可能造成的影响,喝酒一开始是开心兴奋而充满期待的,但反覆饮酒後,神经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,自动产生神经自我适应,长期下来,人们不得不喝酒,喝酒仅仅剩下解除当下忧烦、避免现在不开心的作用,而这部分的影响,是值得重新深思与重视的。
——本文摘自《文豪酒瘾诊断书》/ 廖泊乔,2021 年 12 月,联经出版公司。
延伸阅读
- 酒精在身体里,到底发生了什麽事?关於酒科学的十个问与答!
- 为什麽会喝醉、断片和发酒疯?黄汤下肚後的二三事──《手机、咖啡、情绪的化学效应》
- 情慾、性别、身体与性犯罪——科学视角下的性教育
- 如何打造科学家的房间!科学实验室EP.6 — 会动的AR绘本
- 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,当玻璃小球浮起时测量气温~伽利略温度计
- 交换礼物大赏!QUALY 醉爱北极熊酒瓶塞
- 数学好无聊、不实用,到底为什麽要学数学?
- 给大人玩的理财桌游,从此航向财富自由!
- 交换礼物首选、推理迷必买!台湾推理作家协会20周年限定周边